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原标题:5㎡→350万㎡,这个经历过汶川地震的绍兴老板叱咤四川
绍兴名人综合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傅建民
傅建民,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962年,四川盛泰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州市政协常委。
跑遍全国的供销科长
由傅建民投资成立的四川盛泰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四川家纺织服装产业精品园区。该项目位于四川省彭州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333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50亿人民币,形成工业房地产投资、建设、聚集的中心。
盛泰家纺服装产业园立足西部巨大的家纺服装消费市场。
没有人知道,作为这一宏大梦想的造梦师之一的傅建民,当年只是一个普通的供销科长。
把时间回溯到30年前,那一年,傅建民刚满19岁。
用傅建民自己的话来说,自己从小就是热心肠,喜欢帮助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傅建民身上逐渐开始有了一种领袖气质。
毕业以后,那时的学生大多并不会像现在这样选择读大学,而是多数会选择直接工作,傅建民也是如此。当时傅建民正好看到一个工厂在招聘,抱着试一下的打算,他就去面试了。 凭借自己学生时代培养出来的良好交际能力,傅建民轻松地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绍兴县第八袜厂的供销科长。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就当上了供销科长,这实在是对傅建民良好的交际能力一次很好的肯定。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上马,中国的所有企业基本都还是按照传统计划经济的老路子在走,傅建民所在的袜厂的销售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当地,维持着一种自产自销的状况,给多少卖多少。 厂里的领导决定让傅建民去全国各地考察,将厂里的产品带到全国。
这下可乐坏了傅建民,本来他就是一个喜欢四处闯荡的人,这样的工作对他而言简直是量身打造,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没让他想到的是,这一跑,就是整整八年。
这八年来,傅建民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种服装市场,他几乎跑了个遍。
“除了西藏,几乎都跑了,那时候确实是辛苦。”回忆起那段四处奔走的岁月,还是让傅建民感到有些感叹, 不过也正是那些艰难的日子,为日后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候的中国,由于物流和交通不够发达,在一个地方烂大街的东西,在另一个城市往往是人人哄抢的俏手货,而且很多东西还要在当地最大的国营百货大厦才能买到。傅建民的工厂所生产的袜子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在当时的东北,他们厂的袜子基本上一拿出来卖,就立刻被哄抢一空。 外地对于傅建民厂里产品的如此强烈的渴望,让工厂的领导大喜过望,傅建民每次出行带出的货也一次比一次多。
在这长达八年的全国闯荡的经历里,傅建民吃了不少苦头。首当其中的就是交通问题。 “那个时候坐火车简直是比现在的春运还春运,地上,过道上都是人,甚至座位下面都躺满了人。”傅建民笑着回忆起那段往事, 他认为,那段经历虽然格外艰苦,但也磨练出他坚毅的品格,他一直都认为,不吃苦,又哪来的成功?
但与此同时,这些经历也让傅建民大开眼界。像东北大庆的纺织品市场、成都的荷花池都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也促成了他日后只身前往成都发展的想法。
提速事业 结缘四川
1989年,当时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市场也基本被盘活。也就是在这一年,傅建民决定离开工厂自己发展。 几经考虑以后,他相中了荷花池。傅建民认为,首先,这里人口众多,人多也就意味着这里拥有巨大的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其次,傅建民每次到荷花池,那里都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他印象深刻,作为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荷花池可谓名副其实的西部门户。于是,傅建民也就在荷花池扎根下来。
这一留下,傅建民就再也没有离开。
那时,荷花池还远没有现在规范,傅建民也是第一次自己出来做生意,所以只是试探性地进了一批货,不过还是有十万左右的布料、面料、衬衣。 因为傅建民自己就是浙江绍兴人,那里是中国最为著名的轻纺城,也是亚洲最大的一个面料中心,发展早,基础好,因此他的渠道相比于其他商家要更加有优势。 在傅建民自己的家乡那边,因为之前在袜厂长时间工作所积累下来的人脉、经验,让他非常容易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当地最好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不管是在价格上还是质量上,相比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可以说都是非常有优势的。
很快,傅建民就在荷花池开起了一家面积仅为五平米的小店。 用傅建民自己的话来说,“房子是租的,货是千里迢迢从浙江买来的,规模小,赚的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这么一间小店,傅建民投入了全部心血,尽管一开始收入并不是特别多,但也总算是能够养家糊口。在傅建民的苦心经营下,这家小店也逐渐有了起色。
经过这几年算得上顺风顺水的经营以后,傅建民的生意稳定了下来,到了2002年,已经初具规模,他的公司——盟盛纺织品公司也在这时应运而生, 那时,他的门面已经在寸土寸金的荷花池开到了一百多个平米。
“基本上那个时候,我已经很顺利了,就算不用工作,后半辈子也可以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我总觉得不满足。”开起了公司,当上了翘脚老板的傅建民并不感到满足,在他看来,很多人仅仅把赚钱当做成功的目标,但在他眼里成功不会仅仅如此简单。
也差不多就在那不久后的2004年,彭州市政府开始考虑发展服装业,调整产业结构,准备在彭州打造一个家纺服装中心。 而作为彭州工业开发区第一批招商引资邀请的成功商人,彭州市政府向傅建民伸出了橄榄枝。
因缘巧合 扎根彭州
2005年,对于傅建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到彭州市政府邀请后,傅建民和另外九个荷花池的服装老板来到彭州实地考察。由于彭州市政府一直以来都比较依赖石化行业,因此污染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所以彭州市政府非常希望搞这么一个无污染的服装行业,彭州市政府非常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逐渐把彭州打造成四川最大的服装业基地。
“我就想自己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织布到纺织,到包装再到销售,搞一条龙产业。”早就不想做单纯的经销商的傅建民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一切都在傅建民预料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所有事都是顺风顺水。然而就在盛泰服装工业园一期项目即将上马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2008年5月12日,这是所有人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一天,这一天,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数以万计的死伤。 而傅建民的公司和彭州市政府也恰巧就是计划在这一天签约。 差不多就是在正要签约的时候,大地震发生了。
“虽然14号还是补签了协议,但是当时彭州受灾是比较严重的,彭州市政府的精力全部放在了灾后重建上。”回忆起那段经历,傅建民唏嘘不已。
5.12大地震对傅建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可以说他在自己差不多二十年的事业里还没有受过这么重大的挫折,当时公司刚成立不久,也是刚开始营运,没有收入, 他却已经投了巨额的资金, 结果没想到地震了,完全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
而彭州这个让他梦想起航的地方,他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彭州受到这么大的创伤,他也是心痛不已。 傅健民当机立断,第一时间组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亲自采购灾区急需救灾物资,这些都是当时灾区最急需而且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他找来了十多辆大货车,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彭州周边的葛仙山镇、军乐镇等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
此后,傅建民又组织企业和员工捐款捐物,在5.12大地震以后的抗震救灾中,他共计捐款捐物54万多元,为灾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傅建民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故乡受灾,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
从此,傅建民在彭州扎下了更深的根。
标记人生 成就梦想
“我常常跟别人打一个比方,人生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要找到人生的航标,才有机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说不定你绕了一大圈,结果还是回到了原地。”在傅建民看来,服装行业就是他的航标,就是他所标记的人生。
尽管遭受了大地震的重创,但是傅建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个包含了科研、生产、办公、生活于一体的高品质家纺服装产业园,几乎成就了傅建民的终极梦想。
“外国服装用的面料和我们做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别人敢卖得那么贵?一个是别人科技含量高,另一个就是因为别人真正打造起了品牌。 我希望能以这个园区为契机,不再只是做单纯的销售加工,而是树立起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国际知名的品牌!”
而此刻,他的非凡梦想,也已近在眼前。
说这话时,傅建民眼里闪着光。从业服装行业二十多年,傅建民早已深深地爱着这个行业,他为自己人生设定了坐标。
《绍兴名人》公众号
微信号 : zjxw777
本文来自绍兴名人,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