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周村区:王家庄
周村和平社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一个独立的村庄,称王家庄子,西邻淦河,东接油坊街。村中最有名的是张姓家族。
现在周村青年公园一带,老人们仍然称为守备府。守备府就是山海关守备张居山的府邸。经过历代扩建和修葺,到民国年间,这处庄园占地40亩,坐北朝南,宏大气派,一连五进院落。建筑为青砖青瓦,飞檐斗拱。宅院与园林融为一体。花园内引进淦河河水,建有鱼塘藕池。园中花木茂盛,曲径通幽。府西淦河流水淙淙,杨柳依依,景色宜人。
张居山殉国
明朝末年,张姓家族有位青年叫张居山,慷慨好义,勇力过人。从小拜师习武,锻炼拳脚,舞枪弄棒。后来参加考试,考上了武秀才。那时候,明王朝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兵入侵,便打破常规,选拔官吏。不是科举出身的张居山就当上了山海关守备。
崇祯二年十月,正是马肥河冻的时候,清兵从大安口一路南下,逼近遵化。山海关总兵率部驰援,却在遵化城下战败牺牲。这时候,明朝军队与清兵作战已是屡战屡败,士气不振。北京城戒严,崇祯皇帝派大学士孙承宗视察山海关防御。崇祯三年正月,数万清兵杀到山海关下,离城 30 里驻扎。山海关副总兵宫惟贤、参将陈维翰率两营兵马出关迎敌。两军对垒,明朝将领胆战心惊,面无人色,不敢出战。张居山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清兵犯边以来,我军不是投降就是溃败,太耻辱了!今天,我宁愿战死国门,给天下人做个样子。兄弟们不怕死的,跟我上!”说罢,驰马挥刀直冲敌阵。后边壮士 300 多人紧跟而上,宫总兵率部向前掩杀。两军短兵相接,厮杀起来。
两军拼杀的地方叫凤凰店。张居山冲在最前面。清兵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这样不怕死的对手了,将骄兵傲,趾高气扬。一名清将纵马接战,与张居山打了几个回合,就被砍下马来。张居山冲入敌阵,连杀数将,越战越勇。正与清兵搏斗之时,忽然坐骑被创,跌翻在地。张居山也摔落在地,被清兵一刀砍下头来。这一仗打得异常残酷,双方死伤都很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是,清兵在百战百胜之后遇到了劲敌的阻击,元气大伤,看看无力攻下山海关,也就引兵退回了。
东来生威震鄚州会
张氏家族自清朝就跻身货殖,人口也逐渐繁衍,形成了克勤堂、保善堂、嘉惠堂三大支。其产业有印染、酱菜、丝绸贸易。其中,以张氏家族投资的东来生实力最强、名气最大。
清朝道光年间,张氏家族有人做买卖发了财,就和周村“十”字胡同王家共同投资,在周村银子市街南首立号,取名东来太,专门经营丝绸。咸丰年间,户部侍郎、仓场总督毕道远的妹妹嫁到了王家。东来太以道远为靠山,买卖越做越大,成为周村丝绸商的执牛耳者。清光绪初年,东来太更名为东来生,由王家庄张家、傅家庄王家两家领东,资本达3万两白银。民国初年,东来生在河北省鄚州、白沟河、保定设有三处分号,在各地设庄 10 余处。主要业务是丝绸批发。周村东来生在当地收购,用马车源源不断地运往河北分号,再转运北京、天津、沈阳各大城市。其经销货物以分量足、质量好而远近闻名。
鄚州每年举办规模盛大的庙会,河北省内、山东、关外都有不少客商来赶会。百货从积,人山人海。东来生赶会时,要有十几辆马车,自己扎棚盘灶款待四方客商,光厨师就雇七八个。据说,从清朝就立下规矩,东来生的货车不到,鄚州就不敢开行市。在鄚州庙会上,东来生卖货最多,信誉最好。到 1931 年,东来生的生意已不如前,但仍有资本 2 万元左右。其业务南至沪宁苏杭,北至北京,西销河南、山西、陕西。(李国经)
政协淄博市委员会
《淄博记忆乡村》 编委会
主 任 丛锡钢
副主任 刘东军 董学武 达建文 蒲绪章
王济众 徐培栋 毕红卫 李先坤
委 员 任汝刚 耿衍飞 李美英 李 玲
王 东 孙雁丽 徐俊杰 李 洁
张新清 李玉清 苗 玉 裴培科
王照达 齐爱英
【本文选自淄博政协 特此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