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在28岁那年以央美保安的身份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依然是李城生命里的“高光时刻”。一颗大石头落地了,他形容那种感觉“非常美妙”。
鲜花和热度随之而来,李城成为热搜词条中“励志保安哥”。“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骄傲”,另一段采访中,他还透露“要考北大的博士”。
命运的齿轮上带着锋利的刺,拨弄着不同际遇的人。花了近10年时间推开央美大门的李城,发现门后的世界,竟与自己想象中千差万别。
在互联网流传的版本里,很少有人关注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大学毕业后,他南下深圳创业,以失败告终,在失去最后一份教务老师的工作后,2023年10月,李城开着一辆改造的电动车,开始了在云南、西藏的流浪。
李城并没有靠着央美求学的经历实现阶层的跨越,他开始走到镜头之后,化名“央美流浪哥”,拍摄路途中遇到的流浪者。希望通过网络抓住命运的另一个机遇。
(李城在央美当保安时的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开启流浪计划
最近,李城把网名改成了“央美流浪哥”,很多人才开始将其与2017年那个火遍全网的“励志保安哥”对上号。有些人不知其中缘由,索性就喊他“央美”。
这其实是李城的“第二选择”。最开始,他真没想过再拿“央美”当噱头,央美保安哥变成了流浪哥,李城觉得这名也改得堂堂正正,名副其实。
曾经,绘画是李城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拥有裁缝技能的母亲给了他最初的绘画启蒙。母亲用半截墙做黑板,拿裁缝的画粉做笔,教他画西瓜、香蕉、苹果。年少时,画画成为李城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素养。用李城的话来说,小时候,自己性格内向但颇具好胜心,画画让他收获了很多潜在的鼓励。
从小到大,会画画是李城傍身的“才华”。考央美,也是儿时便种在他心里的种子。随着他长大,这颗种子萌发、茁壮,占据了他未来设想的全部。
初中时,李城开始系统地学习素描。三年后,他凭借美术特长考入当地的重点高中。除了画画,他还迷上了网络游戏,他用“不够专注”来解释高中成绩的一落千丈。
以应届身份参加高考,李城以央美作为目标落榜了。此后,李城一边打工一边复读,2008年以后,他辗转于湖南、广东、浙江、北京,做过私立学校助教、保安、流水线工人、空调维修学徒、送餐员……
但他始终没放弃“央美”,他觉得考不上央美,一辈子干啥心里都不踏实。打工也打不好,学手艺也学不好,就是要考央美,考上以后要靠这个文凭养活自己,找出路,他以这样的理由说服了父母,获得了他们“被动”的支持。
2017年,经过不懈努力,李城不仅以专业课第八名的成绩考上央美,速写试卷还被评为优秀试卷,开学后,他一度以为至少在画画这一项上,自己是绝对优于其他人的。但现实让他如梦初醒,在中国画专业里,他专注于应试的素描能力没了用武之地,讲究笔墨的中国画让李城觉得陌生,大学四年学习下来,他觉得自己也就学了个皮毛。
前段时间,有记者辗转找到李城,询问他的近况。“我跟那个记者说我现在没时间画画了。”漂泊在外,李城给自己设定了一天200公里的目标,完不成的话,摸黑也要赶路。画画,在他的计划中,但需要停下来的时候再去做。
在央美当保安,“命运的安排”
在网络流传的报道版本中,李城都是一个为实现儿时梦想百折不挠的“梦想家”形象,为此他两度登上央视的综艺节目。尤其是他曾在央美当保安的这段经历,更成为着重煽情和渲染的部分。
在央美当保安,是李城命运的转折点,为此他称之为“命运的安排”。2012年6月,在北京转车的李城,背着一身行囊出现在央美校门口,单纯来参观的他意外地被叫住,问他“是不是找工作的,这里缺保安”。
(2012年,李城在央美值班室,这张照片是他的微信头像)
李城对这份工作“一点都不排斥”,他欣然接受,并自认为得到了“天大的机会”,“屈才?完全不会。”李城认为,当保安,意味着能接触央美的学生,从而掌握“考上”的密码。实际上,李城也正是以此为契机,获得了在北京一家画室免费学习的机会,获得了此后进入央美学习的入场券。
李城回忆,当保安一个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在北京学画,一个月则需要6000元,如果不是当保安,他的工资是交不起学费的。
在与央美实际距离的不断拉近中,李城实现了鱼跃龙门的跨越:2013年,成为保安的第二年,他时隔三年向央美发起冲击,专业课考了第46名,文化课拖了后腿。2014年,他的专业课成绩升至24名,文化课还是没过,2014年,再度失败后他放弃了再度备考。高中毕业后第七年,他决定再拼一把。回到高中复读,恶补文化课,最终在2017年,以专业课第八名,文化课超录取线1分的成绩,考上了央美的中国画专业。
当下,漂泊在路上的李城再回忆起“当保安”的经历,他的评价是“短暂而深刻”。
之所以“短暂”,是因为与大多报道中“当了十年保安”不同,他在央美的保安生涯前后不过两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读书、自学,也做别的工作,当过培训班老师,“真正站岗时间不超过半年”。
之所以“深刻”,是因为李城深知,如果没有去当保安,他是不可能实现考上央美的梦想,那么他就会觉得“一辈子没有落脚点”,“永远像个漂浮的种子,生不了根,发不了芽”。
他再度复盘“考央美”的整个过程,也坦言是走了捷径:盯住了中国画这个专业,学的人少,好考。更关键的是,它不考色彩,这恰好是李城的弱项。
但这个聪明的选择却为李城日后的挫败埋下了伏笔。真正进入专业学习前,李城从未接触过国画,作为初学者,他觉得“太难了”。国画讲究用笔,他不仅完全没接触过,还一直是素描、速写的思路,掌握起来颇费难度,直到毕业,他觉得只是学了点皮毛。
而李城的同学们则不同,他们从小就是学国画的,进入专业学习后更是得心应手。
即便如此,李城也没有后悔。他仍然认为考央美是自己的信仰,他在意的是“考上”与“没考上”的差别,考上央美意味着梦想的实现,“实现了之后,至于结果是什么样的,已经不重要了。”
“艺术上的差距无法弥补”
2021年夏天如期而至,李城本科毕业。他所在的中国画专业共有8名毕业生,除他以外,都选择了继续读研深造。
大学期间,李城不断想证明自己,他甚至把老师上课的视频录下来练习,但他不得不承认,艺术上的差距无法弥补。不过他也没有过分纠结,他觉得只是没有获得更多,倒也并没失去什么。
根据李城的讲述,他后来前往深圳创业,花光了借来的钱,结果班也没办成,投资的钱全亏了。后来,他在四川一家私立学校短暂落脚,2023年9月,李城从学校离职。因为欠债银行卡被冻结,他觉得找工作不现实了。
一个月后,李城决定出发做旅行自媒体,他将网名改为“央美流浪哥”,上路了。
李城觉得之前是没时间,现在他终于沉下心来研究社交媒体,也掌握了其中的“诀窍”,现在每拍一个视频,他都能大体预估出它的播放量,他向新黄河记者分析了自己那条播放量近60万的视频:有两个争议点被他戳中了。
不过李城渐渐发现,自媒体拍摄很难赚到钱。目前他通过视频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销,“还不如摆地摊”。在他接触的“同行”中,大多人跟他一个状态,他认识一个有30万粉的博主,“不干了,去广东打工了”。
(李城近照)
做自媒体虽然辛苦,李城倒还算满意,他也逐渐拾起画笔,有直播间的网友向他讨画,他就说付个快递费就行,现在他已经寄出去几幅了,“有的给我转了几百块钱,有的就真只给我转了邮费。”李城觉得自己画得不好,他计划前往大理,在那里短暂落脚,安心画画,等到6月份再出发,“我再给他们重新寄一幅。”
前段时间,有记者找到李城,那篇报道上了热搜,央美励志保安哥的故事再度引发了争议。李城觉得这是“意料之中”,至于关于他做法的一些质疑,他觉得“无所谓”,“不在意,随他们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我只管过好我自己。”
几天前,李城向记者发来一段他认可的网上评价:他只不过选择了一种他喜欢的方式,不跟大部分人一样禁锢在“格子间”而已。
今年春节,李城没有回家。他的父母也留在了外面。李城觉得,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春节回家意味着花钱。他跟父母关系不错,但也在刻意保持距离,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外漂泊,“看一眼他们也会受不了。”
新黄河记者发稿前,李城已经到了大理,他告诉记者,按照原计划,他会继续拍视频,也不会放弃画画。
新黄河记者:薛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