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
东松照明:
用摄影铭记战争
”
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1930-2012),出生于名古屋,被称为“战后写真之巨人”。1995年受紫绶勋章。
日本摄影从战后开始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而东松照明正是开启这种变化的第一人,并通过摄影寻找他心中的那个“真正”的日本,不断地在日本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探索、挣扎,成为映照战后日本精神危机的一面镜子。
我在这个时代里,渡过了自己最为敏感的这段年龄,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时代体验,可以说,这种体验就像是一块滤镜,通过这个滤镜,能够看到我的一生。——东松照明
作为日本战后摄影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东松照明走上摄影这条道路却是非常偶然。在1950年之前,他并不喜欢摄影。他的两个哥哥敏夫和光男却都是喜爱摄影之人。
早年,光男把他们房间里的壁橱改造成暗室。到了晚上,东松照明坐在书桌前学习的时候,光男就钻在壁橱里,一脑门子心思捣鼓摄影。虽然暗房里发出来的声音并不大,但是那微弱的声音却特别会触怒他。所以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对摄影是带有敌意的”。
在人类的灾难中,战争的可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战后的日本,到处充塞着死亡的气息,遗留的许多景象都让人触目惊心。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度过的。后在爱知大学学习经济学,加入了学校的摄影俱乐部。最早拍摄的主题是他喜欢的一个女孩,因为给女孩送去的照片能让东松照明轻易地接近她。
20岁那年的春天,东松照明喜欢上了他同学的妹妹,但因为自己太过羞涩,面对这个女孩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完全无法直视这个女孩,更不用说要和她约会。于是,照相机就成为了他接近这位女孩的“最佳道具”。可是,这个女孩的照片最终他一张都没留下,而他自己却从此和摄影相依相伴了六十多年。
1951年,东松将他的一张作品发表在爱知大学校报上。这张作品拍摄的是一只手穿过撕破的英文报纸举起一只鸡蛋,取名为 “讽刺的出生”,非常接近于对达利摄影风格的模仿。
一位曾经将俄国现实主义戏剧表演带入到日本的俄语教授Mataroku Kumazawa告诉东松照明,日本战后的朴素的街头角落比起不自然的古怪东西,是摄影师更好的表现题材。
以东松照明六十多年摄影生涯为时间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从拍摄长崎原子弹爆炸地区的“NAGASAKI”(摄影集《“11时02分”NAGASAKI》/写真同人社1966年出版),到走遍全日本各个美军基地拍摄完成的“占领”(摄影集《日本》/写研社1967年出版),以及拍摄日本各地不断遭到破坏的、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房子“家”(摄影集《日本》/写研社1967年出版),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到六十年代末这段时间里,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日本现状的、具有强烈社会意识的纪实性作品。
东松照明是成长于战后日本的摄影家,在寻找“没有被美国化的日本”的过程中,他以独特的纪实空间,揭示了战后一代日本人的内心痛苦。在日本摄影界产生重要影响。
从战后的长崎到东京.他以敏感的视角一路拍过去。调动了生活的全部积累。正如他所说:“某个人的生命整体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凝聚起来。如果他活了50年.那么凝聚的就是这50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东松照明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日本战后普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那时战争对日本大多数城市的毁损都已经被清理干净,即使是广岛和长崎,战争的损伤也正在被治愈。东松照明的作品展现出来的是他对战后日本的毁损伤害的感觉,大多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
1958东松照明获得了第一次日本摄影批评家协会的“新人奖”,1959年,东松照明和其它年轻摄影家们一起成立了摄影组织——VIVO。
森山大道曾说:
“我刚开始摄影的时候,就被东松照明新鲜而鲜活的摄影作品所吸引,我尊敬他,崇拜他,模仿他,一直试图跟上他的步伐。”
“东松照明开辟了日本摄影的新领域。对他的仰慕之情在我的摄影作品中留下印迹。我的眼中没有其他摄影师。”
图 / 东松照明
文 / 网络
雪 小 禅 全 新 原 创 随 笔 集
《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所有美的事物,
都值得慢慢思量,一生珍赏。
我们来这世间相逢,只为向美好低头。
-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就像你等到我,而我等到你。
-
谨以此书向生活致敬,
重新定义中国式的理想生活。
用充满人性温暖的耕作,抵御世俗的粗糙。
新书购买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新书
总编:邱 木
文编:念 青
图编:宴 之
排版:左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