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路遇求助显身手,一分不取留美名。希望借贵报一角,特别感谢富有大爱精神的修理工师傅周明亮……”8月14日,巴彦淖尔晚报收到市民杨先生的一封感谢信。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背后,是一件杨先生现在想起都觉得十分感动的事。
8月11日,杨先生在临河某中学任教的女儿接到学校通知,安排老师到位于临河区双河镇团结村的黄河防洪堤上巡河,防止暑假期间学生私自到黄河游泳,发生溺水。由于女儿没去过巡河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当天上午10点,杨先生带着5岁大的小外孙,和女儿一起驱车前往。
行驶过程中,父女二人对路况不熟悉,便打开导航,顺着沿黄公路向西行进。行至距离防洪堤3公里左右时,导航提示从沿黄公路左转,从一条乡间小道走。“左转后上了一个只有几米长的小油路坡,下坡后是一条土路,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车子开始打滑,我们只好倒车,准备重找一条路。”让杨先生没想到的是,在倒车过程中,车子的一个前轮误进入坡下的一个虚土洞里,继续往前开会掉在一个废弃的小渠沟里,往后也倒不出去,只能在原地打滑。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出不去可怎么办啊!”马上就到巡河的接班时间了,杨先生与女儿焦急万分。这时,杨先生想到可以向过往的车辆求救,便领着小外孙,站在沿黄公路边上向过往车辆招手,可接连过来的两辆轿车都开走了。
一筹莫展之时,不远处又过来一辆白色的皮卡车,杨先生立马招了招手,这辆车先是一闪而过,接着减速,又慢慢倒在他们面前。车上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问:“大爷,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杨先生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他,小伙子二话没说,迅速把车开到杨先生女儿的车旁,接着打开后备箱找到能拴车的螺丝杆,熟练地用他车上自带的绳索,将车拖了出来,整个过程只花了15分钟左右。
看到车辆被拖出,杨先生和女儿如释重负,赶忙拿出手机问小伙子多少钱,小伙子摇摇头说:“大爷,谁还没有个难处,不收费。”说完便驾车离开了。考虑到还有巡河任务,杨先生一行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黄河防洪堤,劝导观光游览的游客不要下水。
将车拖出后,周明亮驾车离开
事后,杨先生几经打听,得知小伙子名叫周明亮,在临河朔方路附近开了一家挖掘机修理店。
8月14日上午,记者与周明亮取得联系。周明亮今年36岁,从2004年开始当徒弟算起,至今从事修理挖掘机工作已近20年。那天,他去九庄附近修挖掘机后返回临河城区时遇到了杨先生。“当时他们自己是开不出来的,路太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拿车往外拖。”周明亮告诉记者,他平时在路上经常能遇到出故障的车,看到车主焦急地站在路边,周明亮都会停下车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
杨先生信中朴实的话语,饱含着他们一家人对不求回报、默默帮助他人的周明亮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为周明亮点赞!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韩昕妤
编辑:陈龙 校对:杨雅康